三个事和三个问题

三个事和三个问题

从9月份开始,是很多在校毕业生的择业时期,有很多很多朋友写邮件给我让我帮他们参考如何选择工作(对不起我无法在第一时间回信,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我那繁忙工作和生活都没办法让我能即时回复),并且还有一个已经工作了多年的技术很强的朋友因为跳槽没有跳好,也和我说了很多他 的感受。从这个过程中让我有了很多感触和想法想和大家分享,本来这篇文章1个月前就想写的,只是要写下来时不知道如何整理这么多的东西和思绪。今天也不知道,但是一定要写了,不然,我的这些感触和想法就会越来越不新鲜了。

注:这篇文章里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其不可避免地会加上我强烈的个人情怀和个人色彩叙述的过程可能比较乱,但我能确保这些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第一个事:网友的来信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杭州的学生的故事,其有两个offer,一个是北京的(雅虎研发中心),另一个是杭州的一个做商业智能软件的公司,也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他在给我的来信内心纠结地说:

雅虎其实很想去,虽然这几年雅虎走下坡,但还是大公司,牌子硬,里面牛人也多,有助于自己水平的提升。但感觉北京环境不好,生活不是那么舒坦,也搞不定户口,所以我去的话也只能干个三五年就得考虑跳槽到别的城市安家落户了。这么一跳,在北京积累的各种资源却又带不走 。

杭州,比北京更适合生活,户口不是问题,朋友多,这个公司也比较宽松,有较多的业余时间跟朋友们一起搞点东西。而且这些年这个公司上升的势头,在国内设研发中心也才4年,规模不大,公司本身规模也还不大,我觉得机会还不错。再加上离家近,对家人大概可以多些照应。

关于未来换工作,雅虎做的是搜索,广告,移动互联这几个方面的,东西在互联网企业里面都比较通用,以后跳槽的话,面相对比较宽。杭州的那个做商业智能的公司,据了解其他做的比较好的也就几个大公司如SAP,IBM有这方面的业务。

我和这个同学发了邮件,也打了长途电话,我基本上是这样回复的——

1)户口,离家近,安逸的生活,相比起你的人生经历,你的眼界,你的发展,什么都不是。千万不要让户口限制了你的人生,如果要过安逸轻松的生活,最佳方案是进政府部门,既然要活在体制外,就一定是靠能力,靠经历,一定要有好的经历和能力。

2)眼界,眼界,眼界。这是我们这个国家里的人最需要的东西了,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人生。我对杭州的这家公司一无所知,但是我知道雅虎的一些好处:a)互联网企业,其天地明显要比BI广阔很多,b)技术强,能人多(看雅虎的面试的难度以及一些产品就知道了),c)外企,可以练英语。d) 跨国公司,可以开眼界,或许会有出国机会。e)北京,几乎所有的知名公司都在这里有基地,这里的技术氛围在全国数一数二。为了经历和眼界,辛苦几年又有何妨?!人生还是需要有激情的。

3)经历,经历,经历。问自己一下,我们会在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呆上一辈子吗?不会吧。就算不喜欢北京,就算雅虎这个公司并不完美,但是雅虎的经历,能为你开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4)我认为一个有过几乎失败经历的公司会更牛。Apple被打趴下过,Amazon也被打趴下过,只有被打趴下过而又能站起来的公司和人才是真正伟大的。如果Yahoo还能站起来,它一定会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小伙子是个很聪明的人,也是个对生活有激情的人,所以,最后毁了“三方”选择了雅虎。他说:

最终选择雅虎的原因是,我觉得趁早年轻先出去看看,北京还是一个开阔视野的好地方。我要是一开始就选择杭州,以后估计不太会出去了,人生短暂,我还是希望多经历一些多体会一些。我从不畏惧在北京是否有户口,那里的房价是否承受的起,我觉得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必要太多的考虑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的发展。

而我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一方面,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就此被我改变了,我的心里很复杂。另一方面,万一他来北京不是很顺怎么办?会不会说我骗了他?在这里,我想对这个朋友说——“保持你的热情,努力开你的眼界,努力提高你的能力,你不可能走得不好的,就算雅虎有一天倒下了,也会有很多个更好机会等着你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帮助你的”。

这样的来信还有很多很多,户口,薪资,是否去大城市,几乎都成了大家考虑的重点。这个年代实在是太浮躁了。我在此想告诉大家,对于你的人生你应该把“和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提到你择业优先级最高的地位,没有之一。我的答案是,“和有激情能做事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生活在如此刺激的年代,一定要去经历那些最刺激最有意义的东西,这样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

第二个事:Amazon的校园招聘

在Amazon校招的其间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比如:

1)在哈尔滨校招过后,我被公司里的一些同事亲切地称为“体型魁梧的男子”,呵呵。希望这位同学毕业的时候还能来Amazon面试,这样,我就能再“虐你一次”。哈哈。

2)这次Amazon的校招在北京,天津,西安,武汉,哈尔滨等地进行了招聘,大家知道我们用什么面试题来面这些快毕业的学生吗?我们用面试高级程序员的问题来面试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我和我的团队里的那些高级程序员说:“你们应该庆幸你们面试的时候没有被回这些问题”)。你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收获?主要有两点收获:

  • 武汉的学生太给力了。你们的能力超出了所有其它城市的学生,包括北京。这让我们很诧异,搞得我们几个经理都在思考是不是要去武汉建Amazon的研发分部去了。我个人的分析是:武汉属于中心城市和北京等大城市的沟通相当地好,在这里的学生和在北京的学生有一样的眼界和技术氛围,但却没有在大城市的同学们的浮燥,能踏下心来专研技术
  • 学C++的同学比学Java的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因为两个原因,a) C++需要了解系统知识,b) C++的程序员几乎什么事都得自己干。(参看我的《如何学好C语言》和《如何学好C++语言》,当然,Java还是很牛的,比如OO方面)

3)有一个同学接受了Amazon的offer后,给我来信诉说,给他打电话的经理告诉他要做的是测试为主的工作。然后,他给我发邮件来和倾诉,我说,如果你不喜欢,你就要说出来,不要将就,将就出来的人生只会平添许多烦恼和后悔。在此,我想在这里澄清两个事:

  • Amazon不会强行把你分配到团队中,只要你有想去的团队,你就应该说出来。我们一开始会内部做分配,这样做只是为了效率,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已经被最终分配到那个团队中去了,无法再调整了。只要你提出来你想做什么。我们会把你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并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你的要求。相信经理们给你们电话的时候都说过这样的内容了。
  • Amazon所有的“蓝卡员工”(在Amazon工作5年以内的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可以有条件地在Amazon内部transfer。条件只有一个:你的工作业绩要很不错,在相同级别的员工中是中坚力量。你可以直接申请其它团队的招聘职位(这个其它团队包括了美国总部在内的全世界的团队),经过流程简单的面试就可以正式transfer。没有人可以阻止你,那怕是Jeff Bezos也无权阻止你。(这个政策要比北京户口更有价值吧?!Think it Big!)

4)最后一个有关校园招聘的事发生在我的团队。我觉得我可能要失去这个获得offer的学生了。他在腾讯和亚马逊之间更倾向于腾讯,因为他在腾讯实习过。他一开始的理由主要是,一个是户口问题,腾讯可以解决户口,另一个是他想做底层的C/C++,而不是Java。后面的理由又转变为腾讯的团队文化,等等。

我已经给他打过两次电话了,也和他说过许多,和第一个故事里说得差不多。对于是否做C/C++还是Java这方面的事,他和我说,他想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一个专家。我对他说的这个专家有些模糊,我只是和他说——“软件的精髓不在于你对系统底层有多了解,也不在语言层面,而是在于设计和架构,而设计和架构这种东西只能靠多想多看”,我和他说,Amazon不是一个喜欢分享的公司,Amazon内部很多技术和设计水平可能是外部的人无法想像的。我希望他能来我的团队和大家工作一段时间真正感受一下,再做打算。(当然,要是他不明白这些事,我也觉得他不来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另外,我想对所有的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另一种是“知识密集型”的公司,很多公司把软件做成了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在那里永远无法做出能够让业界所震撼的东西,而有的公司才能把其做成“知识密集型”的公司,在那里,你会看到世界因为他们而改变”。如果你不能理解这句话的话,你不妨想像一个网上卖书的的公司干出连Google都赶不上的“平台”(参看“Steve Y的Amazon和Google平台论”),你不妨想像一个做MP3播放器的公司可以改变唱片业乃至改变世界。

不管这位同学最终能不能成选择我的团队的一员,我都会送你一本《Steve Jobs》,额外,我还会送你一件我团队自己制作的T恤(见下图,谢谢我的HR Recruiter当模特)。

第三个事:朋友的跳槽

我有一个普通朋友,几个月前跳槽去了一家正在高薪挖人的国内的快要准备IPO的公司。他们开出的薪水和条件非常地诱人。给我这个朋友的开出薪水和那个职位诱惑力太大了。一般人都很难拒绝。但是,当他入职了以后,他发现了这个公司内有很多东西是相当恶心和让他无法接受的,这个公司就可能连“劳动密集型”的公司都不算,非常发不重视技术,在技术上做的东西相当地不规范,在那里的技术人员不但相当地苦逼,而且干的事相当的垃圾,出了问题,所有的团队都在互相推诿,管理非常混乱。这让我的那个朋友非常地难受,在那里的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而且他无法改变,高管也很难改变这种局面。整个公司在一种疯狂地暗无天日的状态下工作。我对这个朋友目前的善感到担忧。

但是,我想借这个事来谈谈我的想法。我承认薪水和职位是一种价值,但是,人生的价值只有这个吗?你一年少了那几万块钱,你也穷不了,你多了那几万块钱,你也富不了,为什么不去追求那些比那几万块钱更有价值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能和那些有梦想有追求有能力的人一起去经历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能够造福社会、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事情

我从我的上一份工作到现在的工作,我的薪水不但没怎么涨,只是执平,而我的职位还比上一家公司降了一级(而且我还放弃两年内职位还可能再次晋升的机会),我管的团队从4个团队减到了一个很小的5个人左右的团队(现在我坚持小的团队做大事)。我来Amazon之前,这个事让我整整思考了2个多月。最终我发现,职位和薪水这些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因为我是做事的人,而只有有意义的经历才能真正喂饱我。而我目前在Amazon里做的这个事,是可能改变历史的事,是那种可以让我一想起来就会兴奋的事。

我知道,价值并不仅仅只是名利权,对此我只想说,不要把自己给卖了

三个问题

其实,我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只不过我写得太多了,差不多到文章该结束的时候了。那些事改天再说吧。我经历的这些事让我思考了很多很多。每年年底都是我情绪比较低沉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我反思一年中的得失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会有一些不安,那种我害怕已经虚度了这一年的那种不安。

2011年的年底,我问了我自己三个问题:

1)每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我会为什么感到兴奋?是什么在驱动着我去开始新的一天?

2)现在的经历有没有让我有这种兴奋的感觉?这种让我充满力量和期待的感觉?

3)有没有浮燥,有没有得到认可?身边的人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对自己认可?

我把我自己的这三个问题共享给大家,我有我的答案,相信你也有你的答案。

在2011年的年底,我希望大家的2011年没有虚度,而2012年能经历那些有意义的的事。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酷 壳 – CoolShell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好烂啊有点差凑合看看还不错很精彩 (73 人打了分,平均分: 4.56 )
Loading...

三个事和三个问题》的相关评论

  1. 这文只字不提Amazon内部的官僚作风和人浮于事的环境,才是真正的坑人。进去了就在tk中沉浮吧。

    1. amazon内部的每个团队风格都不一样,我承认Amazon内部可能会有这样的团队,但这绝对不是amazon的本质和全部。

  2. 不仅仅是武汉的学生太给力了,而是在全国各地的湖北SE们都很给力 感觉湖北的孩子在数学上真的很有天赋

  3. 看完了这篇文章,写的真的很好,值得思考,什么东西最重要,什么东西需要去让自己兴奋着过第二天的生活。

  4. 支持“价值并不仅仅只是名利权”。我和皓哥经历差不多。上一份工作我带领四个团队,看似风光,但是开发的东西视野很窄,而且越来越成为简单的重复。换到新东家我底下一个兵都没有,但我可以自由去探索最前沿的技术和应用,并经常跟业界同僚交流。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推动未来的人!

  5. 第一件事感觉说的是yahoo和微策略
    在杭州,微策略的确是家不错的公司了,c)外企,可以练英语。d) 跨国公司,可以开眼界,或许会有出国机会。”还是可以满足的。
    不过我对微策略具体在做什么不了解,所以也很难说出来哪个选择好。

  6. 非常同意“眼界决定人的一生”,我是农村出来的,很多时候我觉得并不是我比城市的同学能力差,而是我看不到他们能看到的目标,所以走了不一样的路,然后有不一样的结果。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当然是巨大的,同样,在一个行业中,例如IT,超级集中的城市——北京的氛围和所能提供的视角是远远比深圳、杭州好的,而上海互联网不行。
    第二觉得Amazon应该是和google,facebook,twitter,apple这些一起是最有前途的IT公司,一起代表了业界的发展潮流。
    第三,“***太给力了”,作为在武汉的CS研究生表示很惭愧,我拖后腿了。

  7. 从这个网站上看了很多东西,也获得了很多启发。真的很感谢coolShell。
    不过,说实话,梦想太过强大的时候,解决与现实的碰撞就成了一个问题,博主因为自己的坚持或者机遇或者等等等赢得了胜利,春风拂面,但不能鼓吹每个人都如此,因为大家的背景都不同,考虑的视角并不同,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强大的能量去追逐的。总有草民,亦有英雄。都很好。。都很好。。

  8. @ayanamist
    不要把观点都放在细节上嘛。作者是Amazon的员工(猜的),自然会说Amazon比较多。抓住中心思想就好,比如“眼界”、“经历”。放到我这种已经在美国的大学生身上一样适用,是选择Amazon, Microsoft这些坐落在西雅图(生态环境特别好,生活也比较安逸)的公司,还是趁年轻争取去硅谷(压力大、环境不好)增长一下见识……

  9. 欢迎在武汉建立研发部,不过我要毕业了。
    我觉得内部的transfer有那么容易吗,以前的leader会如何看这个人,你会如何看?transfer了几次发觉又不合适还可以回去吗?

    1. 关于内部transfer这事,就我目前看下来,我看到人员的transfer还是很自由和频繁的。老实说,有时候觉得Amazon是个很奇怪的公司,很多东西你会觉得不合理的,但是公司就这样慢慢变大了。

  10. 虽然中间有做广告的嫌疑,但是丝毫不影响本篇的主题。多谢陈皓兄给我们这么多的经典文章,让人受益匪浅!

    1. 的确有做广告的嫌疑,这点我不避讳,我行文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我需要把这些真实的事和想法写下来,我保证这全是我的肺腑之言。 关于Amazon好不好,我想说,并不一定,任何事情都有好有不好的,Amazon内部的团队也不全都是不错的团队,但是Amazon内部的transfer机制可以兼顾个人和团队的发展,这点我还是肯定的。

    1. 不过这两个公司方向不一样,很多做金融的公司同样在其商业上甩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N条街。问题是,我们要想清楚那些哪个方向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有利,那个方向能让我们的能力和经验得到提高。

  11. “软件的精髓不在于你对系统底层有多了解,也不在语言层面,而是在于设计和架构,而设计和架构这种东西只能靠多想多看”,我也是很注重底层系统知识,看来要再想想了。

    PS: 没有得到amazon的面试机会,很可惜,感觉答题还不错的。

    1. 注重底层系统知识是很好的,如果我们能多想想为什么底层的那些东西要做成那种样子,我们就会明白设计的精髓。

  12. 看了陈哥的文章文章觉得很受用。感谢陈哥的分享,以前只关注了你在技术方向的经验,今天的文章有了另一种收获。非常感谢!

  13. 有选择的时候最纠结,尤其是在平衡的天平两端选择。皓哥对微策略也许不是太了解,它在它的领域也是No.1, 和雅虎真是在一个平衡的天平上。

  14. 在我看来卓越亚马逊和amazon不是一个公司,就像雅虎中国和Yahoo bejing一样,可能确实是我不了解amazon

  15. 看完此文,不管之前评论的人说您如何……,在现在这个没有任何原则、规则的浮躁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牵绊,能有您这样梦想的追求者,我很是佩服、钦佩,近半年来我经历了一些不顺,也想了很多,我不断的在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追求的是什么?未来之路在哪儿?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什么样的未来之路是我想要的……”。

    是的,年底是个让人沉闷的时期。。。

    “软件的精髓不在于你对系统底层有多了解,也不在语言层面,而是在于设计和架构,而设计和架构这种东西只能靠多想多看”
    我很赞同您的这句话,过去我追求了太多太多的所谓的“纯技术”的东西,我离开上家公司时,我老大就给我说应该多往软件的设计、架构思维上多靠靠,当时我不很理解,或说是不成熟的不屑,看了太多的Linus/RMS/Bill Joy……我太崇拜他们的hacker思想,所以我曾一度疯狂的喜欢C/ASM;而我近半年来大量接触C++,ACE/STL……逐渐改变了很多看法,具体可能只有我自己内心最清楚,在此我推荐那些所谓要做底层开发的童鞋看篇文章:

    这帖子的4楼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677117-1-1.html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说实话,我不是那种梦想很坚定的人,也不是梦想要改变世界的人,我觉得我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仅仅喜欢编程、技术,很单纯,可能就像小孩子的玩具,我喜欢这种感觉……

  16. 三个问题对我而言针针见血,可是自己结果都是否定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确实很兴奋,每天保持着很好的心态和激情去工作,但是时间长了,就陷入了项目复杂的逻辑中,而真正学到的不是很多,自己也渐渐的懈怠,抵触甚至是反感,好像每天都在混日子。公司的项目,客户的项目,学校的考试和各种麻烦事,是不是要停下来好好规划下自己的未来了呢?

  17. 非常喜欢你的这个博客,我从去年才知道,从那时起就一直follow到现在。我在上个月,也是基于博主相同的理由,拒掉了外地一个211高校的特聘副教授职位,留在上海top2高校做个小讲师。拒掉的岗位可以提供一笔钱,足够我在那个城市买房付首付,年薪也基本和外企持平,还有一堆的科研奖励政策,而上海的岗位薪水少的可怜,职位也是最底层,在上海只够温饱,车子和房子更是无从谈起。我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但是我知道这是我读研究生开始的梦想——在国内一流高校做学术。我在上海这个高校已经呆了两年,我发现这里有我潜心做学术的氛围,有和自己怀揣同样理想的同事们,就像博主说的“对我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能和那些有梦想和追求有能力的人一起去经历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能够造福社会、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事情“。

  18. “既然要活在体制外,就一定是靠能力,靠经历,一定要有好的经历和能力。”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
    我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和有激情能做事的人做有意义的事”。所以一定要努力!
    周围的师兄总是劝我女孩子千万不要搞技术,我也确实有点害怕要经常加班熬夜的生活,可是我又觉得,做技术是公平的,只要你能力够强,只要你肯努力,你就一定有上升的机会,这让我感到努力得安心。很快就要开始找实习了,可是我现在也没有坚定下来以后要走的路,不知道浩哥对女孩子做技术觉得如何呢?

    1. 我只能用我的经历回答你,我见过两个女孩做技术相当牛的:一个是我以前的公司,那个女孩做specialist,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tcp tuning的东西,还有一个是更早前的公司,那个女孩手里有一把微软的认证,是我们整个公司的Windows专家,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Windows底层核心的东西。

      不过,这两个女孩都在国外,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加拿大。

  19. 一直很喜欢酷壳的技术文章,不过现在感觉其他方面的文章也多起来了,今天吐槽一下:)

    1. 十年前外企很nb的样子,目前外企并无特别吸引力的地方, 除非是直接去硅谷拼; 甚至一线互联网企业的人有点bs外企里面的平均水平
    2. 作为技术人员说提高英语是扯淡,现在的环境和10年前已经不一样了, 一来现在大家的英语也不会特别烂,学英语的渠道很多,二来技术人员的根本是技术nb,能写出nb的产品来, 英语够用就可以;
    3. 蓝卡制度如果属实操作性强那还是有点吸引力,不过国内就微软听说的比较多,亚马逊的案例似乎比较少
    4. 眼界没啥,直接看hackernews就可以了
    5. 对毕业生说设计和架构我觉得有点误导人,而且设计和架构也需要建立在对各种技术细节原理的清楚掌握上,nb的设计和架构师必然是可以自己从头写系统的人, 过早关注宏观层面完全是误入歧途;好比搞java的不熟悉并发,IO,gc,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设计/架构
    6. 从外面看,亚马逊技术确实还不错,不过国内几家也不会相差太远, 凡事只要量上去了,对技术必然有挑战; 另外以不善于分享来说感觉就像说’**在下一盘大棋’
    7. 技术人员如果敢于挑战自我有担当,也可以尝试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面推动向知识密集型企业,最多也就这个职位失败么!
    我觉得3年前的阿里系(淘宝)差不多就是干了这样的事

  20. 职位和薪水都无所谓?刚毕业的学生还想着改变历史改变世界?你别本末倒置了,咱没拿绿卡没翻身前全都是在mainland。现在80后大学生一出来就是天价楼房。谁不愿意去做高尚的事,谁愿意去做苦逼活。你真要大学生出来睡天桥的话,他们还宁愿去做代码民工,至少还能让父母过的安顺些。别尽睁着眼说瞎话,做马后炮。每一批年轻一代都不容易。应聘有时候就是个运气活,面试官自己也不是个完整的人。瞎搅和技术招聘的HR就更是一刀切。劳请您别误死一帮学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