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字身份认证术
这篇文章是《HTTP API 认证授权术》的姊妹篇,在那篇文章中,主要介绍了 HTTP API 认证和授权技术中用到的 HTTP Basic, Digest Access, HMAC, OAuth, JWT 等各种方式,主要是 API 上用到的一些技术,这篇文章主要想说的是另一个话题——身份认证。也就是说,怎么确认这个数据就是这个人发出来的?
用户密码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解——使用密码,通常来说,在网络上要证明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都需要这个人的一些私密而唯一的东西。比如,像密码这样的东西,很多地方,只要你提供了你的用户名+密码,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是你(注明:关于密码管理,强密码设定,密码泄漏,密码破解以及密码哄骗不在这篇文章的话题中),也就是说,这个密码是非常私密的事,我们可以假设,这个事全世界只能有当事人一个人知道,所以,当事人得供正确的密码,我们就可以认证这个人了。
为了加强密码的安全程度,一般会使用 2FA(Two-factor authentication)或 MFA(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双因认证或多因认证,这需要用户提供一个唯一的可信设备,比如用户的手机,然后通过验证手机短信,或是像 Google Authenticator 这样的动态口令来完成。这样的安全级别已经算是比较高了。如果能够再加上经常性的变更密码,那么安全级别就更好了。

(31 人打了分,平均分: 4.23 )
我们知道,HTTP是无状态的,所以,当我们需要获得用户是否在登录的状态时,我们需要检查用户的登录状态,一般来说,用户的登录成功后,服务器会发一个登录凭证(又被叫作Token),就像你去访问某个公司,在前台被认证过合法后,这个公司的前台会给你的一个访客卡一样,之后,你在这个公司内去到哪都用这个访客卡来开门,而不再校验你是哪一个人。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这个登录凭证的相关数据会放在两种地方,一个地方在用户端,以Cookie的方式(一般不会放在浏览器的Local Storage,因为这很容易出现登录凭证被XSS攻击),另一个地方是放在服务器端,又叫Session的方式(SessonID存于Cookie)。
(90 人打了分,平均分: 4.32 )
今天,我把CoolShell变成https的安全访问了。我承认这件事有点晚了,因为之前的HTTP的问题也有网友告诉我,被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在访问我的网站时加入了一些弹窗广告。另外,HTTP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rank会更低。所以,这事早就应该干了。现在用HTTP访问CoolShell会被得到一个 301 的HTTPS的跳转。下面我分享一下启用HTTPS的过程。
今天上午(2017年1月7日),我的微信群中同时出现了两个MongoDB被黑掉要赎金的情况,于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个事件。这个事件应该是2017年开年的第一次比较大的安全事件吧,发现国内居然没有什么报道,国内安全圈也没有什么动静(当然,他们也许知道,只是不想说吧),Anyway,让我这个非安全领域的人来帮补补位。
今天,在微博上看了一篇《
很多人或许对上半年发生的安全问题“心脏流血”(Heartbleed Bug)事件记忆颇深,这两天,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毁灭级”的漏洞——Bash软件安全漏洞。这个漏洞由法国GNU/Linux爱好者Stéphane Chazelas所发现。随后,美国电脑紧急应变中心(US-CERT)、红帽以及多家从事安全的公司于周三(北京时间9月24日)发出警告。 关于这个安全漏洞的细节可参看美国政府计算安全的这两个漏洞披露:
Egor Homakov(Twitter:
几个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