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基础技术:Linux Namespace(上)
时下最热的技术莫过于Docker了,很多人都觉得Docker是个新技术,其实不然,Docker除了其编程语言用go比较新外,其实它还真不是个新东西,也就是个新瓶装旧酒的东西,所谓的The New “Old Stuff”。Docker和Docker衍生的东西用到了很多很酷的技术,我会用几篇 文章来把这些技术给大家做个介绍,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大家可以自己打造一个山寨版的docker。
当然,文章的风格一定会尊重时下的“流行”——我们再也没有整块整块的时间去看书去专研,而我们只有看微博微信那样的碎片时间(那怕我们有整块的时间,也被那些在手机上的APP碎片化了)。所以,这些文章的风格必然坚持“马桶风格”(希望简单到占用你拉一泡屎就时间,而且你还不用动脑子,并能学到些东西)
废话少说,我们开始。先从Linux Namespace开始。
简介
Linux Namespace是Linux提供的一种内核级别环境隔离的方法。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很早以前的Unix有一个叫chroot的系统调用(通过修改根目录把用户jail到一个特定目录下),chroot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隔离模式:chroot内部的文件系统无法访问外部的内容。Linux Namespace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对UTS、IPC、mount、PID、network、User等的隔离机制。

(107 人打了分,平均分: 4.55 )
在
在知乎上,有个人问了这样的
(31 人打了分,平均分: 4.00 )
很多人或许对上半年发生的安全问题“心脏流血”(Heartbleed Bug)事件记忆颇深,这两天,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毁灭级”的漏洞——Bash软件安全漏洞。这个漏洞由法国GNU/Linux爱好者Stéphane Chazelas所发现。随后,美国电脑紧急应变中心(US-CERT)、红帽以及多家从事安全的公司于周三(北京时间9月24日)发出警告。 关于这个安全漏洞的细节可参看美国政府计算安全的这两个漏洞披露:

awk于1977年出生,今年36岁本命年,sed比awk大2-3岁,awk就像林妹妹,sed就是宝玉哥哥了。所以